沈德立先生(沈德忠)

三坑生活百科2周前生活百科0

【优秀社科工作者】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是我毕生的信念。”这是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荣获2021年度杰出教学奖后的肺腑之言。之后,他把100万元奖金捐赠给北师大教育基金会,用来激励对基础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作出贡献的师范院校的老师。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迄今,他已培养出88名博士,62位晋升为教授,6位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他自己,则是学术研究的奋进者,领衔完成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首次对党的教育方针育人目标进行细化和具体化,成为我国高中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基本依据。

为师: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

办公楼里的黑白照片留下曾经的岁月。

“这就是我的恩师朱智贤先生,他是中国心理学大师、中国发展心理学的奠基者。”一边走,林崇德一边讲述,“课堂上,他的每一讲内容都可以变成一篇文章。”

这是一位对他产生重要影响的老师。“我现在做的一切,都好像在复制朱教授为人为学的过程。”林崇德说。

朱教授的三次批评,让他终生难忘。他确信:遇到一位好老师能改变人的一生。“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但这种爱需要“严慈相济”。

有的学生毕业论文打回去重改了20多遍。他说:“对于学生,我必须要负责任,每一点细小问题都关乎学术质量,不能放任不管。”

在选择博士研究生时,他公开提出过“五不招”的原则:一是以前没有任何成果,看不出有研究能力的,不招;二是面试看不出有创造性、创新能力的,不招;三是不太勤俭,或者比较懒惰的,不招;四是如果没有成就动机,不招;五是有才而无德之人,更不能招。

而在生活中,学生们却一点点感受到他的慈爱:操心学生们的收入,想着如何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从思维认知到品德社会性,从非智力因素到心理健康,从教师心理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等,在大大小小的科研中,他的学生们展示了品格、智慧和才干,使他萌生了培养出超越自己、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的信念。

今天,他享受着这份喜悦。

为学:推动心理学研究中国化

现代社会,心理问题愈发引人关注。

作为我国培养的第一位教育学(心理学)博士,林崇德在国内率先提出重视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问题,著有《多元智力与思维结构》,发表于世界权威期刊《理论心理学》。他通过心理学为我国基础教育实践奠定了科学基础,被誉为“中国基础教育的播火者”。

“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是中国老一辈心理学家的共同愿望,尤其是潘菽院士和朱老在他们的著作里作了精辟的论述。到了我们这一代,车文博、沈德立、黄希庭、杨治良和我等心理学家,更是极力倡导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林崇德说。

在他看来,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含义有三:一是要研究中国现实的问题;二是要在借鉴来自国外科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论的同时,充分挖掘本土的智慧、方法论与研究方法;三是要建立中国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体系,特别是理论体系。

2010年,他与弟子辛自强教授在《心理发展与教育》上发表《发展心理学的现实转向》,明确提出中国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在这篇文章中,他指出,必须警惕以“国际化”或“与国际接轨”的名义,把中国完全变成西方理论和方法的试验场,更不能把自己变成西方同行的中国数据收集员。

开展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是他一贯倡导的。学生们眼中的林老师在学术上十分“严谨、规范”。学生们常常会谈起他帮助学生确定论文选题时的要求:是否能顶天立地——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现实意义?是否有持续拓展的空间?是否能出有分量的成果?是否符合研究生本人的能力?

“研究始于问题,这种问题要么是真正的学术问题,要么是实际问题,只有能提出并解决问题的研究才是好的研究。”林崇德说,应用研究通常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这种“问题”更多应该是社会现实问题,特别是国家急需与有重要行业影响的应用性课题。比如,他们完成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就是这一类课题。《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文件中指出“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

“由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日益与心理和心理学有关,心理学专业人员必须勇于面对各种现实的、实际的问题,而不能只满足于对国外理论的修修补补,满足于实验室精巧的控制。”他特别指出。

为民:执着生命至上的心理健康事业

2020年2月,一条直播信息在朋友圈传阅。内容显示: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以“抗疫情,我们一起上心理战场”为题,展开“高校疫情心理援助热线培训”第一讲。

北师大教授伍新春告诉记者:“林教授先后担任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两个委员会简称“心指委”)。教育部‘心指委’在建设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又一次临危受命,甚至一度因为过度劳累而病倒住院,但他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在林崇德看来,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汶川地震发生三天后,他就组织制作了心理援助手册,并冒着余震的危险赶赴震中汶川县开展心理援助工作。为系统研究并服务灾区中小学生的心理成长,他承担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课题“灾后中小学生心理疏导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专家—教练—教师”相整合的创伤干预模式,持续开展灾区教师培训,并基于大量实证研究提出了创伤后心理反应的“辩证—整合”理念,指导临床工作。

基于长期的追踪和干预研究,他带领团队成员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了120余篇学术论文,目前该团队已成为国际创伤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团队之一。

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筛选、督查与评议工作、教师队伍建设……林崇德挂念着“心指委”今后的工作。“我们重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载体建设,并不是说我们学生中心理不健康的人太多,而是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其水平可以通过有效的教育措施得以提高。”80岁的他依然忙碌着。

(本报记者 靳晓燕)

相关文章

家常菜的做法大全图解(学会这道最简单的家常菜再也不用发愁吃什么了每天不重样)

家常菜的做法大全图解(学会这道最简单的家常菜再也不用发愁吃什么了每天不重样)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鱼大肉也都吃腻了,反而最普通的家常菜深受欢迎。今天就和大家分享5道最简单易学的家常菜,清淡不油腻,做法简单,经济实惠,而且还有家的味道,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吧。...

家常菜大全带图片及做法(道家常菜合集好吃又好做学会天天晚餐不重样)

家常菜大全带图片及做法(道家常菜合集好吃又好做学会天天晚餐不重样)

阿慧分享一套家常菜谱,一共400道家常菜,荤素搭配天天不重样,需要的朋友文末可获取400道家常食谱1、麻婆豆腐➕宫爆鸡丁➕红烧鱼➕凉拌毛豆➕清炒芍尖2、青椒胡萝卜炒猪皮➕青红辣椒炒香干➕鸡蛋炒豆芽韭菜...

凉菜做法大全家常(道家常凉菜做法简单清淡爽口开胃夏天绝对不能少)

凉菜做法大全家常(道家常凉菜做法简单清淡爽口开胃夏天绝对不能少)

天气越来越热了,没食欲?胃口不好?今天苹果姐推荐10道家常凉菜,吃着清淡爽口,做法简单,厨房小白也能轻松就上手。凉拌菜可说是夏天绝不能少的开胃菜,喜欢的收藏了,亲自动手试试哦!这道凉拌土豆丝,只添加了...

凉菜的做法大全集(年春节凉菜清单道凉菜做法做法简单又解馋全家都称赞)

凉菜的做法大全集(年春节凉菜清单道凉菜做法做法简单又解馋全家都称赞)

2022年新春佳节即将到来,春节家宴上,大鱼大肉自然是“重头戏”,可是这些吃多了难免会感觉油腻,所以,一些简单清爽的凉菜也是家宴上必不可少的。今天我就分享10道家常凉拌菜,清爽解腻,简单快手又方便,春...

各种汤类的做法大全(天冷多喝汤身体更健康分享道汤做法滋补又营养驱除寒气)

各种汤类的做法大全(天冷多喝汤身体更健康分享道汤做法滋补又营养驱除寒气)

天冷寒气重,体内有寒气的人脸色容易不好,手脚冰凉也是寒气重的表现,建议多喝汤,不仅能补水驱寒,而且也非常养胃滋补,一家大小都合适,每天都必须来碗汤,饭前每人喝上半碗,喉咙不干又开胃,全身暖呼呼的,今天...

食谱大全家常菜(道家常菜合集有荤有素做法简单又美味一月不重样)

食谱大全家常菜(道家常菜合集有荤有素做法简单又美味一月不重样)

晚餐是很多人发愁的,虽然现在外卖很方便,但卫生状况总是让人不放心。在家做嘛,就希望简单点今天分享一套很实用的400道家常菜谱,照着做既简单又省事,荤素搭配营养也均衡!以下是阿慧跟着食谱做的一周可口的家...